國內金屬分離器的研究和發展目前多集中在檢測領域,出現了多個金屬分離器生產廠商,對于從國內市場占有率看,國外品牌占有 80%的市場份額,民航市場也一直沒有國產金屬分離器的出現。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產品因質量不過關,金屬分離器檢測而拿不到相關的認證。國內金屬分離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推廣在近幾年已獲得較大進步但同其他電子類產品一樣,金屬分離器也出現了電路仿制、性能趨同和功能繁多和華而不實的現象。目前,國內用于安檢的金屬分離器只能檢測金屬物品,而非金屬危險品卻無法檢測,雖然某些公司現已進入實驗開發階段,但真正推出使用還需要一段時間。
國外的金屬分離器傳感器大多采用流、電磁場,超聲波、圖像掃描等方式,其如日本、美國、英國和德國生產的金屬探測裝置。但適合于食品、紡織行業的金屬分離器比較少,且價格比較貴。其中性能比較突出的是日本安利公司的Duw系列金屬分離器,具備較高的檢測靈敏度和穩定性,而且采用了自動算法設定和相位跟蹤功能,在國際上是較為先進的。
最近,金屬探測技術也逐步趨向復雜化、多功能化和靈敏度高化,像南非生產的jls型金屬分離器,它通過二維信號檢測,在監視屏幕上可顯示被檢測者身上所攜帶的金屬物體的位置,靈敏度最高可檢出 0.5 克的黃金。X光紅外測器系列的金屬分離器,能使在食品中金屬雜質所在的位置和大小指示并顯示出來。金屬探測器的另一個技術進步就是分段限時技術的出現,世界幾大著名的金屬分離器生產廠商,比如ElPaso、CeiaUS、Ranger&Metorex等,均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它利用分離器側面或另一儀表盤上的燈光來指示或顯示出人體中金屬物品的近似位置。
從整體上說,雖然國內企業推出了很多自己研發的金屬分離器,但從整體上來說,無論是檢測精度還是自動化水平都和國外先進的金屬檢測設備存在一定的差距。
